1、莫高窟,位于甘肃省的敦煌市,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兴衰而兴衰的。
2、云岗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现正准备申办“世界文化遗产”。
3、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莫高窟以壁画和泥塑为主,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以石刻为主,除了这三大石窟外,我国比较著名的石窟和石刻还有:
4、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有一种“四大石窟”说法,就是把麦积山石窟算进去。
5、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大足,有晚唐起摩崖造像五万多个。
6、克孜尔千佛洞,位于新疆拜城克孜尔镇,约开建于公元三世纪,以74窟尚存的精美壁画著称于世,有“戈壁明珠”之称。
7、乐山大佛,位于四川乐山市,是唐代依山岩凿成的一尊弥勒坐像,通高70.7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佛像。大佛的一个脚趾盖上可以同时站立9个人。
8、须弥山石窟,位于宁夏固原县城西北50公里处,我国十大石窟之一。
吴哥窟,柬埔寨国宝。全世界最大的寺庙集合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
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别称:千佛洞。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巴米扬石窟,是阿富汗现存的最大佛教石窟群,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古代佛像以及各式各样的大小石窟750个。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代表着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象岛石窟,是印度教建筑中的马拉派。整个石建与雕刻浑然一体,十分壮观。
中国三大石窟分别是: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1.敦煌莫高窟
近代以来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
但在近代,莫高窟受到骗取、盗窃,文物大量流失,其宝藏遭到严重破坏。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5A级景区(最高级别)、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中国最佳旅游品牌景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休闲旅游景区。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万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3.龙门石窟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2000年11月30日洛阳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国家5A级景区。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现存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2680余品,佛塔70余座,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最大的卢舍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扩展资料
最新增加的中国第四大石窟
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地处甘肃省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麦积山乡南侧西秦岭山脉的一座孤峰上,因其形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尔后屡有修葺扩建,至公元六世纪末的隋代基本建成,并完整保留至今。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被称为东方雕塑馆。2014年6月22日,麦积山申遗成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三大石窟
1.甘肃敦煌真高窟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其地处莫高乡而得名。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约45000平方米,彩塑像2100多身。
2.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效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石雕选像51000余躯,大小窟龛252个,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中国四大石窟之一。
3.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后历经多朝朝连续大规模营造400多年之久,成为中国石刻艺术宝库。现存有窟龛2345个,告之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以大量的实物和文字资料反映了我国古代政、经、文、教寻领域的发展变化,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4.重庆市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大足石刻群有75处,5万余尊宗教石刻造像,总计10万多躯,铭文10万余字,其中以宝顶山和北山摩崖石刻最为著名。6.甘肃省酒泉市榆林窟
榆林窟,俗称万佛峡,位于瓜州县城南75公里的榆林河(亦名踏实河)畔,现存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洞窟42个,分布在榆林河东、西两岸的悬崖峭壁上,东崖31个、西崖11个、壁画4200平方米,彩塑259身。
7.河北省邯郸市响堂山石窟
响堂山石窟位于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始建于北齐年间,后隋、唐、宋、元、明历代均有增筑和修葺。响堂寺分南北两窟,相距15公里,共有石窟16座,大小造像3400尊。窟内石雕精美,构思巧妙。其附属建筑规模宏大,殿图亭中楼依山而筑,宏伟壮观,是中国古代建筑、雕刻、书法、绘画艺术的珍贵遗产。
8.甘肃省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位于永靖县西南约四十公里处的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开凿在黄河北岸大寺沟汋峭壁之上,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上下四层。最早称为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唐代称龙兴寺,宋代称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炳灵”为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之意。
9.新疆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石窟(或称为克孜尔千佛洞)位于与库车毗邻的拜城县克孜尔乡的明屋塔格山,洞窟凿于木扎特河谷北岸悬崖上。它是我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始凿于公元三世纪(东汉末年),五—七世纪为最盛期,至八世纪末逐渐停凿,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的。
10.河南省巩义石窟寺
巩叉石窟寺是继龙门石窟之后,北魏时期的又一座伟一的佛一艺术宝库。它位一邙山东段大力山下的石壁上,背依黄河,面向伊洛。石窟雕刻始于宣武帝(元恪)景明年间(公元500—503年),以后的东魏、西魏、北齐、唐、宋、金、明,直至清代雍正年间,都进行过重修。佛像的雕造,以北魏为主,续刻以北齐和唐代较多。石窟寺有石窟五处,千佛龛一个,小佛龛255座,摩崖大佛三尊,大小石窟共7743个,碑刻题记二百余品。